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99.9%的智能硬件都没...

99.9%的智能硬件都没什么用么 还有啥能投资

KevinKevin
来源:千家网
2016-05-06 13:44:27

事关生活方式和未来消费的变革。尽管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还达不到AlphaGo般的足够“聪明”,但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想象力。智能产业孕育了哪些新商业模式,创业者应该在智能家庭产业如何布局?为你解读几个最核心的问题:

“99.9%的智能硬件都没有什么用”?

智能家庭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已提出十余年;而想象未来场景中的生活连接,却是日新月异。硬件终端花样翻新,打着“智能家居”旗号的产品几乎天天见。

但是,“99.9%的智能硬件都没有什么用”,12sleep匙悟科技创始人李一舟,一语惊醒众人。李一舟毫不讳言创业者们对于“伪需求”的误区,尤其当苹果手机将智能机需求开拓到前所未有地步的今天,这种带有偏执意味的自信,往往成了众多产品折戟当下的原因。

那么,到底哪些智能家居产品才是理想的解决了“真需求”呢?场景智能的底层构建者,智能家居蓝牙路由器cassia的创始人赵福勇认为,理想的智能家居是管家型,可能是机器仆人,不一定长人的模样,能做掉人想做的任何事,但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中枢连接方式作支撑,所谓智能无从谈起。

家居市场上凡是打上“智能”概念的单品硬件,无论在众筹或是销售端都能获得短期较好的号召力。中期消费跟踪后,大量消费低频、技术门槛低微、替代性强的产品很难持续生存,所谓单线条的连接功能,毛将焉附?

“光凭任何一个硬件无法成事”,舒味智能蒸煮棒创始人胡坤有着自己的心得,“需要周围一系列的服务商、供应商来给做支持,你才有可能实现这一步。舒味在创始之出原有四款自动化硬件产品,在最终综合市场供应链的现实,才最终成型如今的产品。”

投资人如何判断一个智能硬件团队是可投的?

在一个资本静默的时期,智能硬件产品对于市场判断,需要更加谨慎和有效;同时,在智能家居领域创业之前,你必须了解投资人怎么想。他们如何判断一个团队是否可投?

美国中经合集团合伙人刘勇表示,

智能家居这个行业,十年之前我们就看了,看到了很多棒的中间件,或者是很棒的产品,但是很少看到很棒的公司。

从VC的角度我们可以投,但是相对很少。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刚需,需求是个过程,比如说咱们这个产品,确实marketing是很明显的,技术是辅助性的,从智能家居角度,我们肯定看背后的东西,他会具有非常直接的能变现,这是最好的投资。

星火创投投资总监任铮判断硬件产品有没有价值,只有两个字“简单”:

不光是智能硬件,所有投资我们看中的首要标准,能不能活下来,有现金流,这是基本的一个判断。从这个基本上判断,大部分智能硬件,尤其做得相对还可以的智能硬件,还是能变现的,能看到钱——这是一个基本的东西。

而我们判断智能硬件有没有价值,对我而言就是两个字:简单。

第一、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第二、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什么意思呢?我一个事情,如果说在传统事情上来做的话,需要十步,智能硬件把它变成两步,这个东西就有价值,这就是简化了我的工作,做了减法,对我的生活有帮助。第二个问题的解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你用一种技术或者是什么样的手段把他简化成一个我们很快就能懂的事情,这也有价值。

360战略投资部投资总监王秋则更加看重“智能硬件应用的场景”,包括应用场景所附加的消费潜能。

不过,和其他众多创业领域一样,在智能家庭的话语体系中,场景,设计,入口,供销链条等关隘,都面临着传统家电巨头和互联网巨头的双重压力。这里汇聚国内格力、海尔、小米、美的、TCL等商业巨头,也横亘着国外苹果、谷歌、微软、三星稳步推进的平台级建设。创业公司的命运,许多结束于为巨头投石问路的过程中,有些被碾压于巨头的蚕食车轮中,那些以收购兼并为结果的公司是幸运的,但也呼喊着创始人的不甘。

如何与大公司差异化竞争

cassia CEO赵福勇认为,巨头可以是潜在合作伙伴,但跟大公司打交道还是要小心,其中有一些讲规矩,而有一些不按套路出牌。从初创公司角度来说,一方面有对B端客户的渴望,另一方面害怕把自己的解决方案给他们。

匙悟科技创始人李一舟坚持以往的犀利,“不要想小米是一个大公司,谁搞我就干死他,如果小米想搞我,想抄我,我就拿个大横幅挂在那儿,天天讨公道。去年有个公司想抄我们,众筹才到十万块钱。我们发了朋友圈,三万人帮转,供应商跟我说,我们一起抵制。“在他看来,中国是Ugly(丑陋)的市场,莽荒未开的前提下,创业公司应该提前想好自己的出路,究竟是想被上市公司收购还是其他?生存的挑战很现实,对于李一舟来说,把专利,技术做好,就有价值。

“讲得粗俗一点,人总要卖身的,无论是卖到IPO还是卖到大公司,卖就要卖出你自己的价值”,就职大公司360的王秋表达不同观点。供应链、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大公司很多事情都可以搞定,创业公司势单力薄。大家不是PK,而是合作的关系。因为市场早期如果跟大公司合作,可以帮创业公司趟很多路。

胡坤也深有体会,“小米、海尔,他们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上,绝对比我们优势多得多”。胡坤在创业之初,对自己公司的定位就很清晰——一个服务公司。通过对服务的理解,对供应商的整合和现有市场节奏的判断,胡坤让不断和用户做交互,提升专享定制的细节服务。因此,大公司即使超过,也需走过与他们一样的门槛。

培养服务运营的竞争力,也是爱链优智能家居声控机器人创始人田月认可的方向。垂直服务,精准服务,“我们会做用户运营或者社群管理,大公司并不特别喜欢做,此外,细分领域声控机器人的概念,大公司暂时好像还没有布局,这是我们的机会。”她说。

如何熬过融资寒冬? 坚持现金流

寒冬,这个遍及世界重要创业国家的共同担忧,在困扰着大部分的创始人。美国智能厨房项目Drop创始人Ben Harris希望把他的产品,今后更多的面向中国市场,为此他此行转成拜访了百度、小米等中国公司。“去年至今,硅谷的情况也非常不好“,Ben直言。

皮球踢到了资深投资人刘勇脚下,资本寒冬里自供血能力很重要。纯粹烧钱的,开始准备的现金不够,六到九个月可能就断裂。刘勇表示,智能硬件肯定会产生一定成本,有一定收入。在运营层面小心,大概能继续存活一段时间。

VC在现有阶段依旧拥有数量客观的存量资金。VC对基金的募集是有时间限制的。可能今天不投,过两年可能投。如果创业公司能有12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存活,就很有希望。

客观的说,中国智能家庭硬件还处在一个群雄逐鹿的阶段。“现阶段怎样把自己做好,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任铮的一句话,显然代表了所有心声。

35:0

评论 (0)

| 注册 参与评论

返回

顶部

硬蛋网
扫一扫 关注硬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