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理念,强调城市开发和建设要尽可能维持区域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分布式措施创造与天然状态下功能相当的水文和地表景观,减轻城市化地区水文过程畸变带来的社会及生态环境负效应。
暴雨来了,大水来了,街头处处都是拿着渔网捕鱼的市民,这样的场景还真是少见。对于市民来说,这是一场意外的收获,而这也是城市的尴尬。汪洋中的城市有多少捕鱼的惊喜,就有多少城市规划的忧伤。“让我们荡起双桨”,不仅可以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还能在钢筋水泥的城市街道上,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每到暴雨时节,众多城市不能幸免,大街小巷成了“随波逐流”的地方,“小桥流水人家”不再是美好的画图,成为了城市的忧伤。为何我们的城市面对暴雨都只能一声感叹?都只能是“正在有序开展救援”?这暴露的其实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城市的排水系统出了问题。地上是一派繁华,地下却无人投资,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城市建设,却让地下排水管网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
由此,海绵城市的绿色发展理念可谓恰逢其时。
雨再大也不用“看海”
海绵城市战略到底怎样的,又将如何解决中国城市内涝问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称,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不能简单地理解仅仅是为了雨水集蓄回用,也不是水利防洪或排水防涝。应从整体来看,它以低影响开发为核心指导思想,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战略目标,通过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开发模式。
海绵城市是通过对原有的城市管网进行改造,在发挥城市“灰色”基础设施(排水管网等)的功能的同时,结合城市“绿色”基础(绿色屋顶等)设施,协同发挥城市的“海绵”功能,希望能够解决城市内涝及蓄水等问题;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低影响开发,LID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马里兰州,是一种创新型的雨水管理模式。
LID模式主要是将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渗透塘、雨水湿地、蓄水池、植草沟、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一系列低影响设施,根据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进行组合,实现雨水的储存、过滤和净化。在减少暴雨期间雨水峰值的同时,促进雨水的下渗补充城市地下水,与此同时,暴雨径流量的减少以及LID设施对雨水的过滤净化,也减少了城市大雨所带来的面源污染。
拉动超万亿投资?
中国经济再开动一引擎。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设施,具体包括排水防涝设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再生利用、漏损管网改造等等,总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6亿-1.8亿元/平方公里。其中渗、滞、蓄等源头减排项目投资约占1/3。
2015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海绵城市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并和地下管廊建设结合起来,自今年起,要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竣工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增强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的雨水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
按照每个城市平均25亿元左右的投资测算,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拉动超过1.5万亿左右的投资。
保守估算,海绵城市建设将拉动超万亿的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称,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此前拉开序幕的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危房改造相辅相成,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
政策催化剂不断加码
就在近日,第二批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出炉,共有包括深圳、珠海等14个城市入选。消息称,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进行三年补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相比第一批16个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数量相当,且大多为一二线发达省会城市。相关研究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乐观预计后续项目落定将快于第一批,而第一批试点城市项目也预计在二季度进入招投标高峰期。
目前来看,全国各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已如火如荼。“昆明五华区明确今年建设海绵城市试点,海南三亚‘海绵城市’规划评审确定建设用地74.7平方公里,山东济南把建设海绵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据悉共安排43个大项、137个子项,总投资79.26亿元,通过2至3年完成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福建厦门敲定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总面积255.22平方公里……”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关“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出现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仅武汉、济南、成都、池州、遂宁、湛江等近20个城市的“海绵城市”总投资就达2671亿元,总项目量达到2052个。
“预计海绵城市的市场总规模约为2万亿元。”众多业内人士认为,以目前已经启动的16个试点城市的项目经验估算,海绵城市的总建设成本约为1.5亿—1.9亿/平方公里,一个城区就能拉动上百亿投资,目前试点城市项目配套资金到位总额已达到1491亿元。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