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自强不吸!透过雾霾看智能...

自强不吸!透过雾霾看智能家居的未来

蛋君蛋君
2014-10-13 16:19:26

自强不“吸”,厚德载“雾”,在北京的蛋君,最近只做到了“吸雾”。但正所谓“同呼吸,共命运”,雾霾让大家头疼不已,但也炒热了一些行业,催生了一大批空气检测、空气净化的产品。不仅如此,围绕着空气议题的智能家居,也成为新兴的智能硬件领域、传统的家电企业、互联网公司共同聚焦的热点,引发了大量企业和资本进入。

美国智能空气企业NEST
被谷歌以32亿美金高价收购

作为一款家庭恒温器,NEST可以通过记录用户的室内温度数据,智能识别用户习惯,并将室温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NEST可以提供API 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创建软件、硬件、服务等并将其和自动调温器连接在一起,通过利用NEST的传感器、控制芯片和算法等,来更好的检测、调整房间里的各个家电的运行情况。同时NEST拥有24小时实时网络连接,可以远程查看、监控和进行设备操作。
这也正是NEST的强大之处,它并不是一款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开放平台,可以通过接口允许更多开发者接入各自的产品,有无限的扩展空间。

test

啰嗦这么一大堆就是告诉你,由于有“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主控中心和连接点”这样的根本不次于“家庭娱乐中心”“占领客厅”的野心和胡萝卜存在,科技巨头才会为空气净化和监测这个产业的进步买单。

寻找中国的NEST,这已经不是创新者们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话题,直接就是中国老百姓的生存刚需。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的NEST更需要一种更为亲民的路线和方式,不能只是阳春白雪的炫技。那么中国的NEST在哪里?在国内目前涉足这个领域的主要有三类企业,存在三种模式,从中最有可能产生出中国的NEST。

第一类
做智能硬件的创业团队

这类团队的特点是创新型强,灵活迅速,可以聚焦在产品的创意和定义上,没有历史包袱,资金来源主要靠融资。比如,创业一年多的iKair主打的就是“家庭环境管家”,他们在众筹网站点名时间上展开预售。其创始人王永涛年初撰文称“我们有信心成为中国的NEST”,显然已经将NEST是为榜样。我称之为“创客模式”。

第二类

以海尔为代表的谋求朝着智能化

互联网方向转型的传统家电企业

海尔在年初的CES展上推出了一款名叫“空气盒子”的智能空气产品,并做过小范围的内测用户征集,该产品目前还没有正式上市。从公开的报道看,海尔在智能硬件的开发创意,智能解决方案技术方面有相应部署。海尔还还筹建了一个海极网,与极客互动,孵化创新。对于这种传统家电企业跨越到互联网化创新作业的模式,我称之为海尔模式。该模式也被GE通用和P&G等追求产品发明、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关注与实践。

第三类
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

小米路由器颠覆了很多人对于路由器的想象,直指智能家居。小米起家的功夫是用硬件刷流量,如果说MIUI和小米手机是为了抢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那小米路由器剑指智能家居,恐怕是为抢夺物联网时代入口打前战。这个姑且可以称之为小米模式。坊间有谣传说小米要做空气产品,抬头望望窗外天空的颜色,我们就应该知道答案。

纵观以上这三种模式

创客模式受制于资源和资金,国内的创新环境也制约其发展速度和空间;小米擅长营销,但缺少家电家居领域的资源和经验,在智能家居方面目前还停留在口号阶段;海尔是家电老大起家,实力雄厚,其创新能力也无可怀疑,海尔模式的关键在于其从传统向互联网转变的彻底性。
NEST创始人的背景,来自是一个曾经传统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放异彩的制造企业,本身是一个具有创客精神的创始人,可以说是都沾了三种模式的好处。这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尽管中国的雾霾困局对国民的健康构成威胁,所有人都希望极力摆脱。但就像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霾影重重之间或许正催生着一家在下一个物联网时代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

1:0

评论 (0)

| 注册 参与评论

返回

顶部

硬蛋网
扫一扫 关注硬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