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国外智慧楼宇企业定位高端...

国外智慧楼宇企业定位高端 内企渐成主流

大白鲨大白鲨
来源:千家网
2016-06-01 10:40:39

  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楼宇对讲产业的极大发展,随着智慧楼宇出现融合趋势,使得产品方案乃至集成,成为强大的竞争武器。但由于智慧楼宇市场的多样性,经营该市场的安防企业众多,且各有优势,面对机遇和发展趋势,应根据自身优势不断转型,以捍卫市场地位。那么,在智慧大潮下,安防企业将如何开发智慧楼宇市场?本文一下为您详解。

  智慧城市之风掀起楼宇对讲市场热潮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更是国家政策的重要之举。截至目前,近两年我国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预计超1.1万亿元,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达154个;而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将拉动一大批相关企业的发展,而楼宇对讲企业就是这些众多受益企业的其中成员。

  “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开工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项目,使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规定:“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安居工程项目的开启,给整个安防产业尤其是最近有些低迷的楼宇对讲产业可谓是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限价房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三大部分,开发商在限定利润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建设。从产品需求来看,除了按规范要求外,无论是自行购买亦或是工程商集成商集中采购,都会是优先考虑产品性能价格比。而居民购买满足自住和改善需求的,一般以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为主,这些房子的配套设施,要求更多的是经济、实用、可靠、稳定。从产品功能上来看,楼宇对讲系统从普通对讲,发展到黑白可视对讲、彩色可视对讲,目前升级到家庭智能终端,产品功能趋于多样化和综合化,系统也从独立系统发展到联网系统。

  事实上,对于普通用户,智能家庭终端系统有些功能是日常生活中少有机会用上的,因此2011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加快中低端的对讲产品的发展。在近期或者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低档楼宇对讲系统前景可观。

  智慧楼宇市场地区分布

  智慧楼宇厂家概况目前,我国楼宇对讲产品生产厂商已达到200多家,目前国内楼宇对讲厂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福建、长三角等几个地区。其中珠三角的楼宇对讲企业主要有视得安罗格朗、安居宝、慧锐通、华百安、麦驰、星光楼宇、柔乐、广东泛达等,约占全国楼宇对讲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福建地区借助其地理位置以及发展时间早等优势,楼宇对讲产业也发展得比较齐全,约占了全国楼宇对讲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包括狄耐克、冠林、立林、佳乐等知名厂家;以上海、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也是国内楼宇对讲供应商集中区域,且占据了全国除珠三角、福建外剩下的份额。其中上海地区以国外品牌居多,包括Honeywell、悉雅特、弗曼科斯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让无论是楼宇对讲晴雨表的房地产业或是国家的保障房建设都在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是有增无减,但房地产业的资金短缺以及民生工程的惠民特质在很大程度上让这原本庞大的市场大大缩水,自2009年市场规模增长10%达到36亿以来,2010年与2011年分别以12%和16%的缓慢增速达到43亿和68亿。

  2011年的这200多家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处在10%左右的增长水平,少数企业逆势而上更是达到30%,而年收入超过1亿元的比例在近三年的光阴荏苒中基本未变,仍然保持在4%左右,1000万以下的比例高达67%。

  在销售渠道方面,业内基本以房地产开发商和工程集成商为主,各分得小半块江山,少数企业以代理经销商为主。“购买者不是使用者”的矛盾似乎永远存在于这个行业,这与时下用户体验为主的消费观实难调和。

  安防企业如何开发智慧楼宇市场

  外企:定位高端,开拓二三四线市场

  国内外企业由于其经营理念、产品策略等各有特色,在智慧楼宇市场的表现也截然不同。在智慧楼宇市场,BA主流外企有霍尼韦尔、西门子、江森自控等,主流外企多将市场划分了高端市场、中端市场、低端市场,或称作M1、M2、M3,把市场划分几个等级,比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

  据了解,外企一般不会跟国内的同行竞争很普通的写字楼,再者由于利润空间不大,尤其是很少采用外企产品,在性价比上也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会放弃一些一线城市的普通写字楼项目。像霍尼韦尔、西门子、江森自控等,大多定位于高端市场,即四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像七天、如家等连锁酒店,外企一般不会参与。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通常涉外酒店,倾向于选择国际品牌。早先霍尼韦尔、西门子、泰科等外企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随着一线市场逐渐饱和,二、三线城市市场能量积聚,慢慢成为他们的新战场。如霍尼韦尔在尝试开拓三、四线市场。以HBS为例,大部分业务集中在东莞、三亚、贵阳等城市。

  高端市场容量有限,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市场利润非常高。另外,单纯卖产品,价格压力较大,但外企卖产品现款现货,代理商拿货付现金,账期很短,现金流较好。现在在智能建筑市场中,可以提供服务业务的主要集中在外企,像西门子、江森自控都设有服务部,目前HBS在大陆服务业务接近总量的40%,在香港超过60%。

  业内人士总结,目前外企在智能建筑市场竞争力最大的还是产品和解决方案,单纯做工程会碰到很多国内的竞争对手,普通项目中反而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项目中没有采用自身的产品而是采用第三方的产品),而且竞争也特别激烈。再者,做工程项目主要看实力和资质,尤其在一些大型项目上,双甲资质基本上是敲门砖,否则没法承接项目的。像外企中,真正拥有双甲资质的有霍尼韦尔、西门子和江森等。外企的优势除了资金实力、技术实力,还要看资质实力,没有长期多年的积累,很难建设出优质的项目。未来,对于外企而言,提供业主需要的解决方案那才是王道。

  内企:逐步占据主流市场

  谈到内外企的区别,达实李进保说:“外企如IBM,侧重于软件应用,如POS收银和MIS系统,内企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如网络,布线等。”

  在智慧楼宇市场,较活跃的内企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华为、海尔等,如达实智能,目前参与的商业项目主要是城市综合体(HOPSCA),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如广州、深圳,占智能建筑业务份额50%,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大城市。

  随着内企的发展壮大,内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多样化,几乎涵盖全产品线,国内外企业的差距将大幅缩小。泰科沈涛说:“从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外企的市场占有率会比较大,比如摄像机都是进口的,现在局面基本改变过来了,基本上以国内的厂家为主,像外企基本上锁定一些高端的项目,所以大多数智慧楼宇市场还是国内企业在参与。”

  外企品牌产品优势使其在智慧楼宇市场取得了瞩目成就,为更好地长远地发展,内企也应更加注重对品牌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才能在智慧楼宇市场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24:0

相关标签

楼宇 智慧城市 定位

评论 (0)

| 注册 参与评论

返回

顶部

硬蛋网
扫一扫 关注硬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