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软硬件创业,先记熟这99...

软硬件创业,先记熟这99条军规

蛋君蛋君
2014-10-14 09:53:36

硬件创业很热,很美,也很残酷。笔者从多年的软硬件研发管理经验,经历的几次创业起起落落为教训,将各种硬的、软的、品牌、运营、财务等等经验教训总结成这99条军规,以让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小伙伴们有个参考。

温馨提示:如果只想做个创业试验,遵守第1条就行了,其它可忽略;如果是只做硬件,看完上部也差不多了;如果只做创客,看前到第二部分就够了;如果想运营产品,还弄点动静出来,那就有点耐心就看完99条吧。

第一部分:硬件几多坑
(一)始于创业梦想:

1. 如果你有10万块大洋眼看着就要贬值了,又春心荡漾,可以试一下人生美妙的第一次创业;
2. 如果你痴迷于软硬件结合,并且想闹点动静出来,那么,先与合伙人凑齐100万大洋后再开干会比较实际一点。
3. 有一个好的创业Idea和计划后再开始,不能光靠激情,有目标,而后践行。
4. 如果这个Idea是自己和几个小伙伴轻易就能实现的,那么就尽可能的减少聘用人员、设备、房租管理费用等,减少资金浪费。
5. 时机非常重要,如果说你今天才想到一个堪比iWatch的伟大创意,那么先坐山观虎斗(狮虎群殴,寸草不生的,小伙伴们远一点吧)。
6. 如果已婚女同胞来硬件创业,一定需要老公支持并参与,还可以再考验一次患难与共。当然,单身女屌丝硬件创业更值得尊敬和膜拜。
7. 在辞职创业前,大脑和电脑里得有点私货,电子资料芯片指引设计规范供应商目录联系方式之类的,注意靠平时自己积累,但公司机密文件绝不要留存以绝后患。
8. 找到目标客户做个产品的需求和市场调研,别下海裸泳后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玩,自娱自乐还是躲进被子吧。
9. 那么,离职创业前跟同事和领导打好招呼,吃个感情饭,也许在你不济的时候,经常都还是东家兄弟帮你一把,或者混得不错还可以拉东家的人一起下水。
10. 下海了,卷起袖子吧,张开双臂,敞开心扉,拥抱每个人,从一开始就从细节做好每一件事,好的开始可以少走弯路。

(二)硬件设计:

11. 一个完整的项目设计计划书,包括:总需求、(备选替代)方案、输入输出等,一边做一边想一边改带来的是个永无止境的迭代。

12. 原理图和PCB最好一个人完成,减少线路错误和理解失误,大型项目需要分工的例外。

13. 芯片资料如果是中文的,也不要偷懒,找个英文版本对比一下,翻译人员经常开小车。

14. 所有被动元器件(电阻、容、感、电源芯片等)额定值预留50%以上冗余,这些器件在恶劣情况下误差大得比较吓人。

15. 元器件的PCB封装、图纸、实物一一对比,这部分设计错误的比例永远排第一,业界一般在75%以上,意思是大部分项目都要经历二次改板修改错误。

16. 核心的、比较新的元器件选择时,诚恳地与供应商当面沟通,包括价格、供货、商务等细节问题,不要做出来发现缺货会郁闷到蛋疼。

17. 物料清单BOM表要规范严谨,多一个字母少一个数字,性能规格千差万别,减少时间金钱浪费,但首次出错率仍然在50%以上。

18. 跟软件保持沟通,不要硬一口气不服软,越是高级的硬件,越是需要软件来驱动。

19. 学会做减法,坚决砍掉完全多余功能,只有精简的才是高效的、可靠的,不可靠的硬件宁可不用,不然将是恶梦的开始。

(三)硬件少不了结构外观设计:

20. 确保前面的硬件电路能放到你想做的最终产品里面去。

21. 在设计之初考虑好电池容量,选择供应商能供应的电池尺寸非常关键,不要发明创造出新的电池。

22. 如果产品结构、组装比较复杂,不要偷懒不做3D模型和结构装配图,靠2D+立体想象就能设计组合有20个大小零件的牛人真心没有。

23. MD结构和ID外观永远是孪生兄弟,会经常PK,也相互促进,最终都要妥协平衡只为共赢。

24. “设计就是一切”,乔教主语录,产品设计(一般是指外观设计 ID)可见非常重要!

25. 简单可靠是设计的第一要义,太多华而不实的设计如同涂鸦。

26. 一个懂原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设计师,才是真正合格的设计师。

27. 在流行拆机测试的年代,内部结构的美观也是一种用户体验。

28. 与模具工厂保持足够沟通,确保你设计的东西是它能造出来的,即使只做个结构外观手板。

29. 一般来说,一套低调而又奢华的包装,既体现设计水平,又有用户至上的精神。用户大多反感把钱都花在了精美的包装上,容易留下不好的品牌形象。

(四)硬件和软件驱动设计:

30. 硬件产品大多都是有一颗匹配的心脏,单片机够用就别用ARM,单核够用就别双核,够用就好,除非你要加入核竞赛。

31. 心脏里面的驱动程序设计,最好在硬件芯片厂商的指导下进行,充分了解硬件的特性是做好软件驱动的第一步。

32. 低功耗能源控制,要从最底层驱动考虑,该关闭的端口就关闭,该休眠的时候就立即休眠。

33. 在极低温、高温、以及外部电磁干扰时,一些部件会工作失常,需要设置程序重启,或自动复位,并充分考虑纠错、时间冗余。

34. 把驱动做成标准的上层调用接口,这样在更换底层硬件和驱动程序时,不必升级上层程序。

第二部分:应用及运营
(五)软件应用设计:

35. 应用软件的设计自由度比较高,但有一个最基本的理论“体验为王”要遵守。

36. 软硬件结合项目里面,应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与硬件的交互、通讯带来的延时、掉线等异常问题,特别是国内3G网络情况不佳的环境下。

37. 如果还在做PC应用,有点过了吧,先集中精力做好移动客户端吧,必要时再做PC端。

38. 很多人纠结iOS还是Andriod,如果是做大众或?丝级应用的,建议Andriod先做,如果是高富帅时尚产品,能先做好iOS就已经够了。

39. 不要占用太多内存,配置永远跟不上应用的增长速度,运行越来越慢的时候,用户会认为是你的产品有问题了,而不是他的手机越来越慢,配置落伍了。

40. 不是响亮的品牌或非必要,新的应用一定不要一开始就要求过多权限,用户会反感装个新软件要交出那么多权限,会有很多人放弃体验产品的机会。

41. 应用软件尽可能一次性的做对、做好,相信App迭代开发那是欺骗自己和别人。软硬件结合的产品,究竟是软件不挺,还是硬件不硬,用户是不知情的,因此退货的比例很高。

(六)产品生产和验证:

42. 找合适的加工厂生产样品,而不是自己在实验室里安装,工厂会帮你发现问题。

43. 设计师、工程师绝对需要亲临工厂,与工人们一起完成前期生产。

44. 向工人师傅虚心请教为什么不行,怎样才行。千万别只会指责别人笨,而无视自己的设计存在着各种不合理。

45. 重点关注前期生产中的不良品,逐个分析,别因为99%是良品而高兴。也许这1%的不良原因,在下次生产时,就变成100%出现不良。

46. 产品要进行基本的高低温、震动跌落、静电试验,除非只卖本地市场。

47. 疲劳测试,就是让一个产品在最大性能下工作1天~10天看看,统计各种死机出错的概率。

48. 最后是产品试用测试,准备几十个产品给不同目标人群,在各种不同状态下使用,验证产品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还要统计用户体验反馈。

(七)企业运作:

49.

1:0

评论 (0)

| 注册 参与评论

返回

顶部

硬蛋网
扫一扫 关注硬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