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产业价值...

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产业价值链

KimiKimi
来源:千家网
2016-06-03 14:47:13

  以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产业价值链,是信息化时代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赢得这场竞赛的关键。《中国制造2025》清晰描绘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路线图,以服务化引领高端化也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围绕生态系统主导权的竞争是产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围绕产业生态系统主导权的构建,提升企业需求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快速响应与传导能力,鼓励企业围绕制造资源的碎片化、在线化、再重组、再封装的机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  

  产业升级的本质是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与产业价值链提升之间的一场马拉松式的竞赛,这场竞赛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迈过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冲破高收入之墙。以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产业价值链,是信息化时代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赢得这场竞赛的关键。《中国制造2025》清晰描绘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路线图,以服务化引领高端化也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服务化呈现新特点

  全球制造业正面临四个转变,即,市场需求从产品导向向产品服务系统转变,高价值环节从制造环节为主向服务环节为主转变,竞争优势从规模化供给能力向个性化供给能力转变,客户交易从一次性短期交易向长期交易方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不断融入能够带来商业价值的增值服务,实现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系统转变,当前制造业服务化正呈现一些新的特征:

  一是转型主体的广泛性。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始于今天,但服务化转型对于制造业而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入和彻底。1919年通用公司成立了信贷公司提供专业化的汽车金融服务,开辟了汽车竞争的新战场,上世纪80年代卡特彼勒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以应对日本企业的低价竞争策略,世纪之交IBM初步实现了从一个IT硬件提供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过去这样的成功转型是凤毛麟角,但今天,服务化转型正在演变成制造领军企业的共同战略和群体行为,制造业领军企业大多已成功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业。服务业务收入已占世界500强中制造企业总收入的25%,其中19%的制造企业服务业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根据对主要国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分析,美、德等国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比例已超过50%,而中国不到1%。

  二是服务业态的多元化。今天的消费者要找到一种既不含服务活动也没有植入任何服务关系的制成品已非常困难,服务和产品如影随形,服务以各种形态融入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罗罗公司以出售航空发动机飞行时间的方式持续创新业务模式,通过OnStar技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面向驾驶者的综合信息服务集成商,爱立信已成功转型为面向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设备建设、运维、管理的综合服务商,陕西鼓风机集团从鼓风机设备提供商转变为提供工业气体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苹果公司试图通过手机健康管理APP成为个人医疗服务提供者……信息化不断丰富服务手段和形态,服务变得有形化、可存储、可贸易。服务如水,水的形态既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转换,也可以随地形走势变化调整存在形式,服务可以各种形式融入到了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流通交付、维护管理、价值提升的方方面面,有价值创造的可能就有服务形态的出现,这也给我们认识和把握制造业服务化的规律带来很多挑战。

  三是产业竞争的新焦点。服务化是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主要增值点,是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也是制造企业走向高端的战略必争领域。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都把制造业服务化作为战略核心。(服务)联网(Internet of Service)作为工业4.0的核心理念,西门子、博世、蒂森克虏伯等围绕工业4.0正在转型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如德国业内专家所言,工业4.0和智能服务是数字化竞争中“硬币的两面”,拥有工业4.0和智能服务两大理念后,德国在数字化时代的工业政策才更加完整。美国GE公司在提出“去金融化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新战略,围绕构建智能制造的产业生态,抢占全球航空发动机、大型医疗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主导权。“中国制造2025”把发展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15日李克强总理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视察就如何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时明确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是中国装备走向世界的重要支撑,是产业价值链提升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是价值链重构的过程,是竞争优势重塑的过程。制造业化服务本质是一种范围经济,这种范围经济来自于企业资产的通用性。实践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企业知识资产的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共享性,因此只有那些拥有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渠道资源、客户资源,并持续推进组织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才能成为制造业服务化的领先者。

  找准制造业服务化着力点

  服务将会出现在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创造的每一个环节,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实践来看,与发展有形的制造业产品相比,企业拓展制造业的服务业务经常面临的窘境是,看得见、学不来,有方向、没路径,有投入、没收益。“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要突出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是以增强重大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智能化是服务化的基础,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看,没有智能化就没有服务化,实现重大装备和产品智能化也是智能制造的首要任务。今年7月2日中国制造强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马凯副总理指出,“做优做强中国装备,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围绕核心,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一批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产品是客户需求的感知平台,也是客户服务的推送平台,其核心是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效能提升。产品效能提升的服务方式是多元化的,无论是在产品研发设计的前端,还是在产品交付客户后的运行中,都可以通过服务化的手段,实现产品的增值,并不断创新出新的商业模式。要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以及高铁、飞机等大型运载工具,构建产品监测追溯、远程诊断维护、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在线服务新模式。围绕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穿戴等个人消费品,整合数字内容、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等业务资源,提供个性化、在线化、便捷化的泛在服务。

  二是以构建便捷化的产品交易体系为重点,打造新型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交易效率和便捷化程度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交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交易效率和便捷化程度大幅提升,使得制造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精准化的供应链管理和便捷化的电子商务服务成为可能。当前,要重点支持制造龙头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深化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直销电商、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提高企业群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鼓励企业基于产品智能化、供应链在线化的信用信息挖掘,探索开展信用销售、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拓展融资租赁等新业务,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提升制造企业柔性化、即时化生产能力,培育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等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以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为重点,着力提升制造企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竞争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实践来看,制造企业面对的客户需求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产品组合及其协调运转所带来的某种功能,能否为客户提供产品的集成及全面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制造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此,应当围绕发展智能制造,支持装备、器件、软件、系统企业协同攻关,培育发展一批行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增强重大自动化装备成套应用和服务能力。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加强战略咨询、项目设计、工程实施、系统集成、运维管理能力建设,加快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

  四是以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为突破口,着力培育个性化、专业化制造业服务新模式。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最高阶段是实现了从基于产品服务向基于需求服务的转变,服务不再与自身原有产品绑定,企业着力于挖掘和洞察客户的潜在需求和关联需求,利用强大的服务体系帮助客户解决盘根错节、复杂艰巨的问题,向客户提供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交付给客户“一揽子”、“一站式”的解决办法和实施成果。只有全球实力最强的企业才有可能具备这种竞争能力,如IBM、GE、西门子等。在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进程中,中国也需要在若干领域形成一批能够参与全球顶级市场竞争的企业。

  新发展观推动制造业服务化

  面对全球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新趋势,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化需要全新的观念和思维引领,树立产业融合观、生态系统观和创新引领观,形成全社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共识。

  一是树立产业融合观。树立产业融合观,首先要以融合的产业发展观重新认识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就是要看到制造业作为有形产品的生产,已经演变为有形物和无形服务捆绑在一起的产品服务系统。产品服务系统持续不断地挑战制造与服务非此即彼的传统逻辑,以及基于这一逻辑的统计体系,我们要越来越清醒地看到传统的三次产业统计在刻画产业发展规律方面的局限性,用融合的产业发展观重新审视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同时,要把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把这一理念融入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作为指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作为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作为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树立生态系统观。树立生态系统观,就是要认识到泛在联接与万物智能打破了产业的原有边界,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加速了新的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制造企业需要在产业生态系统中重新认识价值链分布、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重新找到发展的方向。要看到围绕生态系统主导权的竞争是产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围绕产业生态系统主导权的构建,提升企业需求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快速响应与传导能力,鼓励企业围绕制造资源的碎片化、在线化、再重组、再封装的机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这要求企业要有长远的视野、合作的意识、开放的心态、共赢的理念,在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化中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功能定位,在定位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链。

  三是树立创新引领观。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仍在追赶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企业习惯了跟随,并肩和领跑仍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制造业服务化的最大挑战在于,每一个企业服务化转型道路都是独特的,每个企业都需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实践,量身定制清晰的服务化转型发展战略,创新性地开拓面向服务的新业务,构建面向服务业务组织新架构,建立面向服务化的商业模式创新,这些都需要企业持续推进各个层面的创新,这为习惯了在产品制造层面长期跟随的中国企业带来很多不适应,改变这一格局最根本途径在于树立创新引领观,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是企业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过程,没有创新引领的服务化终将昙花一现。


37:0

相关标签

价值链 制造业 提升

评论 (0)

| 注册 参与评论

返回

顶部

硬蛋网
扫一扫 关注硬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