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概念:利用设备相机在真实世界上覆盖数字化内容,已经存在多年时间。但是,谷歌眼镜的失败和对Oculus等虚拟现实设备厂商的炒作,抑制了业界对增强现实的热情,也使得它沦为“二等公民”。微软通过Hololens全息眼镜重新引燃了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趣,但是,在今年“增强世界博览会”(Augmented World Expo)上的所见所闻,使得我认为增强现实技术尚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尤其是在软件方面。
与虚拟现实有游戏和娱乐两大支柱不同的是,增强现实的使用场景比较模糊。在这次展会上,我在爱普生的展台看到了最实用的面向消费者的增强现实使用场景,爱普生展示了最近公布的Moverio BT-300增强现实眼镜。该公司发言人向我表示,无人机用户对使用Moverio非常有兴趣。通过Moverio的显示屏,用户不仅能看到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还能看到无人机摄像头拍摄的画面。
除此之外,我听说的相当多增强现实应用都面向企业。鉴于有传言称谷歌在重新把谷歌眼镜打造成一款面向工作而非娱乐的设备,这并不让人感到很意外。目前,企业似乎是增强现实公司希望获得成功的一个目标市场。无须动手,企业员工就能获得所需信息,听起来非常有诱惑力。
但我在增强世界博览会上试用的增强现实技术都不够成熟。例如,我不能利用增强现实头盔发现发动机的机械故障,并根据头盔显示的指令修复发动机。即使在可控的演示中,试用大多数增强现实头盔给我的感觉是它们对用户要求过高,好像是半成品,难以使用。
一家名为Librestream的公司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异地员工看到现场员工视野内的情景,并相互传送笔记。例如,我在数据中心的一台服务器前,异地的同事可以利用我佩戴的增强现实头盔的相机拍摄照片,然后把照片发送给我,在照片中标明我需要维修的部件,哪些部件不用理会。这个演示不依赖与头盔有关的控制或手势,效果相当不错。但在利用与头盔有关的控制和手势的使用场景中,用户体验则不够好。
医疗是增强现实的另外一个潜在市场,我在博览会上试用的一个演示是利用增强现实眼镜完成小手术,不过体验也不够好。
对增强现实技术来说一个关键词是潜力:我看到的几乎所有产品似乎都有相当大潜力,但软件却不给力。虚拟现实技术要发展,部分公司(例如微软)将必须发布一些杀手级应用。
增强现实技术的另一方面是硬件,硬件的发展远远超过软件。爱普生和ODG的硬件均配置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显示屏——从分辨率和成像质量来看。ODG展示的一款原型产品配置有帧率为60fps的双1080p显示屏,感觉佩戴在头上时的有效显示屏“尺寸”要远大于大多数竞争对手。
爱普生Moverio BT-300尺寸远小于当前版本,显示屏看起来相当不错。但是,即使是更新的硬件似乎也还不完善——许多头盔给人的感觉是它们会发热,或者电池续航时间不够长,无法应对严苛的演示环境。
有大量公司在开发增强现实硬件、软件、组件和平台,它们之间存在大量合作关系。增强现实市场的发展尚有待观察,但微软在增强现实领域的地位将与Oculus在虚拟现实领域相当,为其他小公司开拓一条道路。企业越来越可能成为增强现实的“风水宝地”,但是,在企业开始对增强现实投资前,包括从硬件到软件在内的增强现实体验,必须变得更好。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