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有轨座椅上,戴上VR头盔,你仿佛变身为一个狙击手,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驾驶着一辆坦克行走在泥泞的土地上,勘察着敌方情况并随时准备好射击。到2017年,你便可以在华谊于阳澄湖边修建的影视IP主题公园电影世界中,体验到这款由北京圣威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VR骑乘项目《集结号》。
在VR大火的今天,各个领域都不甘落后抢分一杯羹,对于主题公园而言,VR所营造的身临其境、交互体验正是主题公园的核心诉求,两者的结合自然也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
此前盛大投资的海外VR主题公园The Void,首次测试版门票开售几小时内抢购一空。澳大利亚的Zero Latency VR体验中心在墨尔本开张10个月后,开始进驻日本乐园。自2015年,包括迪士尼、环球影城在内,越来越多的主题公园开始加入VR大军。
打造VR主题乐园
小到各大商场看到的单个虚拟现实游戏设备蛋壳椅,大到VEC线下虚拟娱乐中心,各式各样的线下VR体验项目遍地开花。不管是传统主题公园的升级改造抑或新建主题公园项目,VR似乎都成为绕不开的话题,这与主题公园当前的运营现状不无关系。
在圣威特总经理杨涛博士看来,目前并没有真正的VR主题公园。主题公园的核心一定是多样化,由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内容组成,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形成多样化的游玩体验,鉴于成本问题,目前更多的VR主题公园是在传统主题公园的基础上搭建单个VR游玩项目。
主题公园无疑为VR提供了极佳的线下流量变现渠道,但很难打造整体VR主题公园的原因就在于高昂的建设成本。以The Void为例,据悉是每8个镜头打包报价,一组产品报价高达千万美元,整个体验馆建设下来成本可想而知。
对于VR主题公园来说,如何营造空间感是问题的关键。The Void主题公园体验的核心是重新定向行走。
比如戴上头盔后,你感觉自己走在笔直的走廊上,打开门进入一个新房间,但实际情况却与你从头显中看到的略有改变,其实真实的外在物理环境并没有改变。在体验过程中,专门设计的一些障碍物如假树或墙壁,可能由员工重新摆放,但程序也可引导玩家不断遇到同一棵树。这是种高端的设计把戏。
此外,玩家可以戴上具有180度视角的定制手套和头显,在既定的空间里穿梭冒险,为了模拟真实的环境,场地内还安装有模拟横风的风扇系统、模拟桥面的凸起地面等装置。也许空间和环境的局限性很大,但通过虚拟场景可以引导玩家前行,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无限空间的延伸。
在考察了国内外众多主题公园项目之后,杨涛发现从早期重机械类项目,到带有一定主题氛围包装,如今的主题公园更注重现实技术的应用,科技感成为新的需求。如同戏剧、电影一样,VR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剪辑手法和传统领域结合,将会催生出新的娱乐产品和娱乐形态。杨涛表示。
商业化之路漫漫
《2015年我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显示,近10年来涌现的本土主题公园中,已倒闭的约占80%,给国内旅游业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生命周期短是主题公园发展的魔咒,伴随时间的推移,人流量会下滑,频繁创新成为主题公园的永恒课题。
目前在主题公园板块,圣威特主要通过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设备销售以及后期的产品维护、更新、内容制造等手段介入市场。除此之外也会为泛娱乐科技领域,例如旅游、城市娱乐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投资运营不同的产品。
对圣威特的大笔投资,是华谊兄弟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布局的重要一环,无疑也为圣威特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资源和稳定的商用标的。但如何将电影银幕上看到的虚构场景在生活中通过虚拟现实手法呈现出来,挑选合适的IP成为首要问题。杨涛直言并非所有的IP都适合应用到实景娱乐,题材本身需要具备丰富的表现形式、引人入胜的故事框架,同时还要具备很好的延展性,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除了将沉浸体验做到极致,用VR技术进行实景转化的另一大好处在于,基于IP人物故事的延展,VR内容可以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随着电影的发布,就可以跟着上一个VR主题公园的体验,不用从建筑体到机械的重新投资。杨涛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可以极大节省了主题公园的搭建成本,降低了传统项目的改造难度。
同时为了提升主题公园的重游率,圣威特希望能够针对每个受众打造差异化的体验,例如在同一批游览车上,每个用户在头显设备中所观看到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差别,用户在日后的交流中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与生产单个VR硬件不同,从内容研发到头显硬件设备生产以及其他的配套设施,圣威特全部选择自己来做。背后的原因在于主题公园是一项重体验的项目,需要长期的测试,唯有掌握所有核心数据,才能不断透析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揣摩用户的潜在需求。据悉目前集结号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但设备的测试和调整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
和漫威的超级英雄主题一样,一个IP 需要长达十多年的计划,不断推出新的人物和故事,这样的IP有利于VR项目后期内容的更新和相关衍生品的打造。杨涛向记者表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