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产品竞争或者出于为消费者考虑。手机厂商正一步步的逼迫着自己的产品看上去全能。而另一方面,其实虽然手机正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放慢,但并不意味着每一项功能都需要随身携带如影随形。有时看上去的全能未必能带来理想的效果,比如厚重的机身并不便携,而超薄的机身却没有可靠的续航一般。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而今看来moto Z的模块化设计倒是给出了一个比较实在的解决方案。
9月6日的Moto Z发布会,主题为“定义未来手机”。且不论是否引导未来,至少Moto Z系列的问世给出了相比于目前硬件堆积的全能手机更好的解决方案。不同场合各取所需,当然厂商也获得因为分拆而带来的衍生利益。当然这一切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今天的发布会的主角是Moto Z两款产品。从性能上来说两款产品的性能都各自踩在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定位上。当然也有人认为MOTO Z的价格不错但是Moto Z Play的价格则略高。想来各家所言必有其道理。而我今天所感兴趣的可能是被认为是“定义未来”的模块化设计。
Moto Z
手机配件的模块化是有其优势性的。我们不可否认,华为P9在打上徕卡标(当然实际上周身没有看到一点红色)之后获得了不少的掌声,但相比于Moto Z哈苏摄影模块来说肯定是要逊色不少的。其他不用去深究,就拿光学变焦与数字变焦的差异就一目了然。这边是模块化的优势。因为手机体积的问题,前者只能束手束脚的去做优化,而后者则可以肆无忌惮的去革新。所谓定义未来之路恐怕后者会走得跟顺畅一些。
如果要说手机模块化的发端,恐怕要从早年间随心换彩壳叹气。那时手机拍着如天马行空、手机分享如痴人说梦。然而不过十年时间一切就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个人角度来说,相比于全能手机,我更欣赏具有想象力的模块化设计。希望其成功是心底里想法,因为这样的成功或许可以带来更有想象力的未来市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