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感,听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官之一。人类自出生始,视觉还没发展完全,就是依靠辨别声音的方向和频率来认知父母。远古人类还未有文字出现时,就已经开始变化声线作交流之用,例如发出高亢的声音救助或提醒有危险接近,模仿动物的叫声吸引猎物等等。后来渐渐发展出系统化的声调,成为最初的“语言”,文字是后期才和这些声调结合成为我们现今最熟悉的语言系统。在文字还是贵族专属的封建社会,历史也是依赖诗歌口耳相传下来的。可以说,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声音在其中都是不可缺乏的角色。
现代科学崛起后,人们不再满足于以电报的单音节传递信息,而希望能直接传递声音让交流来得更方便。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自此打开了声音传输、存取及在其他范畴应用的大门。例如飞行员的降噪耳机、潜水艇的声纹识别、声波炮、扩音器以至如今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电话,都在证明声音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播放声音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除了留声机等如实播放录制好的声音的机器,把原声音乐转为电子波后以音乐电子档(如mp3等)储存在播放器内的模式已风靡全球。此为“电音”。时间来到21世纪,制造音效的方式层出不穷,最为普遍的是使用电子乐器和MIDI音乐多媒体软件创作,还能添加电子技术处理,令声效更丰富。更由此发展出靠声音控制的机器,他们接收声音后分析频率并转化为电子波,然后作出指令。因而电声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医疗、智能家居、交通及运动等方面,衣食住行都能用得上。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声音作为交流互动最直接的媒介,是操控大部分人工智能产品的重要渠道。不论机器人还是智能家居系统,远场语音识别、智能声重放等当代电声技术都功不可没。
要让先进音频技术更上一层楼,交流学习是必不可少的。2017年11月,由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及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六届ISEAT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将于中国深圳拉开序幕。届时的与会人士包括来自世界著名科学家、业内知名工程师、世界顶尖公司企业家等各方电声届专业人士将会聚首一堂,一同打造多维度、全方位的国际电声技术交流平台。
ISEAT踏入第六届,将会围绕四大主题展开,分别为:消费电声,涉及家用/车用/个人使用的电声设备;微电声,涉及耳机、平板电脑及智能电话内置的电声产品;专业电声,涉及运用在各大演唱会、录音棚内的专业电声设备;以及智能电声,涉及人工智能技术。与会者将会围绕这四大主题发表观点,势必会是一场空前盛大的国际电声技术研讨会。
ISEAT2017将于2017年11月4-5日在中国深圳虚拟大学园举行,想预约早鸟票的公众人士可识别以下二维码或关注“2017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