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占据智能手机销量半壁江山的“苹果”,2017年的销量遭遇滑铁卢。来自媒体的报道称,苹果iPhone 8手机销量大幅下滑,原因是消费者认为这款手机缺乏创新。事实上,不仅仅是苹果,所有的手机品牌最近两年都遭遇了硬件创新的瓶颈。
为了寻求突破,苹果尝试在新一代iPhone手机中加入全面屏,结果却因良品率太低不断推迟上市时间。眼下,很多手机品牌竞相扎堆全面屏,这意味着全面屏的风口很快就要过去,全面屏很难成为手机创新匮乏的突破点。那么,即将到来5G网络,能否成为智能手机突破创新瓶颈的力量呢?
“高铁模式”背后的创新机遇
早在几年前,智能手机硬件就已经陷入创新匮乏的沼泽。在4G内存成为家用电脑主流配置时,很多千元智能手机已经标配6G运行内存;很多家用电脑还是4核处理器的时候,智能手机已经是8核处理器起步了……
在这个硬件性能严重过剩的时代,摩尔定律就像一个魔咒,智能手机豪赌硬件创新因此成为一条不归路。所以,智能手机要想突破创新瓶颈,硬件创新已经成为一条死胡同。在硬件创新难寻生路的情况下,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应用场景创新,或许会成为一个突破点,苹果的崛起不就是一个好教材么?苹果的辉煌,并不是因为iPhone搭载了领先的硬件,而是iOS生态带给用户的出色体验。更流畅的系统,更丰富的应用,是苹果手机的核心竞争力。眼下苹果手机销量遇冷,意味着苹果在软件层面也遭遇了创新匮乏的瓶颈,但安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安卓手机来说,基于软件层面的创新也是一个大好机遇。2015年的时候,华为在在旗舰手机P8中推出了针对高铁、电梯等应用场景信号增强功能“Signal+”,这是“高铁模式”功能的雏形。在收到消费者对信号增强功能“Signal+”的好评后,华为完善了这一功能,重新命名为“高铁模式”。在华为P8手机后的每一款产品中,“高铁模式”这一功能都是标配。
其实,“高铁模式”之所以备受消费者推崇,是因为解决了手机应用场景的一大痛点。众所周知,地铁、高铁、电梯等场所的信号质量非常差,严重影响正常通话,更不用说手机上网了,这是高铁模式爆红的原因。在华为“高铁模式”一炮打响后,魅族、小米等很多国产手机厂商纷纷跟进,高铁模式因此成为了智能手机的特色功能。现在看来,基于用户需求的这种创新,正成为智能手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除了“高铁模式”这一标志性的创新外,智能手机基于软件和应用层面的创新还有很多,诸如魅族经典的mBack操控模式,还有伪基站识别等功能,都是解决消费者应用痛点的创新,也是受“高铁模式”启发的创新。
向5G迈进将成为手机创新的突破点
短短两年时间,高铁模式已经得到了智能手机厂商、消费者和产业链的高度关注。眼下,按照三大运营商规划,2020年左右5G网络将正式商用。尽管商用还需要时日,但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一些网络技术已经开始向5G演进。为了加速向5G过度,国内的运营商已经开始部署4G+网络,手机厂商也在跟进,这不仅是一个商机,也是一个实现差异化创新的突破点。
与4G网络相比,网络速度更快的4.5G/4G+网络使用了一些新技术。今年的世界移动大会期间,上海联通展示了4T4R技术,配合三载波聚合和256QAM高阶调制技术,提供了超过1Gbps的体验,基本可以实现类似于5G的Gbps的体验。据悉,上海联通展示的4T4R技术,一种是针对高端用户密集的高科技研究所大厦室内场景,使用4G LampSite室分方案,在保持2T2R硬件架构不变的情况下,平滑加载4T4R等新技术实现1Gbps峰值速率,用户体验和网络容量大幅提升。针对室外场景,上海联通商用部署1.8G+2.1G 4T4R基站,两种场景协同进入Gbps商用时代。
除上海联通外,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一些城市也开展了基于4T4R技术的演进。为了让普及4G+网络,华为、三星和苹果等手机厂商,也推出了基于4G+的智能手机。昨天刚刚发布的华为Mate10 Pro,就是一款4G+手机。与传统4G手机相比,华为Mate10 Pro支持4X4MIMO技术,三星S8和Note8也支持这一技术。
借助4X4MIMO技术,Mate10 Pro三星S8等4.5G手机可以在部署了4T4R网络的基站实现最高1G的上网速率,这与5G网络的传输速率已经非常接近。显然,在5G还未正式商用前,4G向5G演进无疑是手机终端厂商寻求网络差异化创新的突破点。
写在最后:多年来,手机品牌的创新和竞争一直围绕硬件升级发展,这也是手机创新遭遇瓶颈的诱因。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网络、软件优化、新应用的挖掘,都是手机突破创新瓶颈的方向。眼下,5G时代即将到来,由4G到5G演进也拉开了序幕,诸如4T4R网络、AR和VR等应用的爆发必将成为手机行业创新的爆发点。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