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来,打着智能家居旗号的乐视TV满大街的跑,无论是打开电脑,还是乘坐公交地铁,甚至连和女友去看电影《变4》都能看到乐视TV的广告,那么吹得神乎其神的、智能家电的代表智能电视是否有些吹过头了?
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习惯,无论房子大小,都要摆一台电视在客厅;而饭后围坐在电视机旁,也成了很多中国家庭最重要的交流时段。客厅也是一个大市场,这导致一些原本与客厅电视毫无关系的厂商也加入进来,比如做手机的和办网站的;而她们炒作智能家电的概念也从手感开始,一直延伸到内容和生态。这个市场的诱惑力在哪?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电视机的诱惑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零售总量为 1233万台,同比增长13%;零售总额为404亿元,同比增长10%。更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已进入小屏电视迭代加快,大屏电视份额上升的阶段,未来几年销量将翻倍。
智能电视
此外,除了硬件收入之外,电视机作为入口的想象空间更为巨大,购物、O2O、游戏、娱乐等功能的接入也可以为电视机厂生产厂商带来可观的收入。而像乐视那样在它的智能电视上放广告和“卖会员”的路数,也是另外一种营收。
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电视
首先是“眼缘”。这其中包括电视机的尺寸、外观、画质、价格等诸多因素,毕竟大部分电视是用来摆在客厅等醒目位置的,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面子”的事不能含糊;其次是体验。这里也包含画质、音质等,当然也包含内容的充足与否,家里老人喜欢看经典戏曲,小孩子就是爱看迪士尼,如何丰富自己的资源库以及平衡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至关重要;最后才是“生态”。那些所谓的生态,无非是基于自己手里的独家版权而衍生出来VIP服务。自以为拿着这些资源就可以要挟用户,而事实上你们所提供的那些内容消费者者不一定想看,而但凡消费者想看的东西,他们有的是渠道。
到底智能不智能
国内厂商嘴里喊的“产业链”、“生态”,对于消费者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用,智能家电到底智不智能还要看其表现。打着智能家电旗号,吹上天的智能电视产品,越来越脱离了电视的本质,对于那些“安分”的消费者来说,你们播什么我们就看什么好了;而对于那些“折腾”的消费者,他们大有自己的方式去获得那些4K、1080P的高清大片。于是,对于厂家打着智能家电的智能旗号鼓吹的会员和独家看来更像是他们大赚特赚的方式,而那些关乎电视本身体验的东西却被搁置了。
蛋君说:当年被乐视吹的神乎其神的智能家电乐视TV在市场的考验下,也渐渐褪去浮夸华丽的智能色彩,消费者回归理性,智能家电的厂商们确实该好好反思是否脱离了产品的本质,是否真心解决了消费者痛点,无论是电视还是其它家电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厂商不能再将精力都用在打着智能家电的旗号去增加盈利渠道,而应该回归理性,切实的用智能科技去解决消费者的痛点。
更多相关内容:
2. 物联传感推行业首款支持Apple Watch的智能家居App>>>
4. 家庭安防巨头ADT的Pulse平台新添Nest智能家居支持>>>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