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是一家老牌的国企集团公司,1983年建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得最多的就是德赛电池、德赛西威。这样一家听起来可能会偏传统的企业,却在智能硬件领域早有动作。特别是和德赛智能硬件事业部产品总监王总聊过之后,蛋君对德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德赛不仅是一家在研发和制造有雄厚实力的单位,同时也是在硬创团队扶持上有独特想法的先锋企业。
德赛科技大楼
优势:研发、制造、供应链
德赛是苹果的一级供应商,制造体系的管理和品质不低于富士康、比亚迪、华为。其代工厂与各手机巨头均合作过,目前在为全球知名的安卓手机品牌做代工,手机月产能达500万台。
2013年,德赛研究院成立了智能可穿戴事业部,同时这也是国内第一批做可穿戴项目的团队。德赛的优势主要在于研发、制造、供应链。可穿戴部门以开发智能手环、智能跑步鞋、防丢器、腰带等基于BLE的智能硬件。核心技术主要是睡眠算法、运动模式分类算法、运动心率、低功耗技术等。目前主做有氧运动的可穿戴产品,有走路、跑步、静坐、上楼、游泳等多种运动模式分类及统计。可穿戴部门自成立以来,从13年上市了第一款产品iWan,14年上市Fitband手环,一直走在市场前端。15年的产品,运用了更加前沿的芯片、传感器,结合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将更具冲击性。
德赛2013年推出的iWan手环
一般来说,智能手环会涉及到监测人体的心率、运动和睡眠等几大板块,其中运动和睡眠是主要功能。
“就目前来说,市面上大部分的运动手环,睡眠都是通过重力传感器(gsensor)去做,德赛这边则是结合心率来做,可准确识别出用户在做梦。我们在2013年那款产品里就已加入了这一功能。”王总介绍说。
另外在IC和传感器的选择上,德赛的可穿戴项目团队选的也是比较好的。像Fitbit用的Nordic,小米用的是Dialog,国内很多白牌的产品都用TI,德赛从一开始切入的时候就用的是比较主流的厂商——Nordic和Dialog,传感器也是如此,只跟大厂合作。
客户合作是战略 提供完善的OEM服务
德赛目前的战略是ODM/OEM——给客户提供方案和代工。
国内大型手机品牌厂商都是其客户。就在今年国庆前夕,某大型品牌手机厂商刚与德赛签订完合作协议,其他手机厂商也正在接触。一些跨界和正在转型的企业也正和德赛沟通合作事宜。
谈及德赛的OEM服务,王总给蛋君举了个例子:我们这款Fitband运动手环,与国内两个手机品牌厂商都已签订协议,目前已经有手机品牌公司在贴牌出货,市场反应非常好。前面谈及的某大型厂商近日也和我们签了合作。
德赛2014年上市的Fitband手环
可以这样理解,当签订协议之后,德赛出货,然后将产品商标改为合作厂商的商标。产品落地之后,这些合作公司就能走自己的渠道进行产品的营销和推广。这个是针对德赛已设计上市的产品来说的。
对于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比如国内某大型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巨头,目前与德赛合作有三款产品。德赛产品团队会先协助客户厘清产品需求,梳理产品架构,然后才能着手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就拿我们与某品牌合作开发的一款手环来说,从ID设计到产品出货,都是德赛来完成,这是一款结合睡眠和温湿度来做睡眠监测的手环。现在我们的客户都是以做手环类产品为主。当然,手环是技术集成度最高的产品,手环做好了,其他的智能硬件就都不是问题”王总说道。
大力扶持智能硬件创业项目
今年,智能硬件产品呈现爆炸性增长,但这个市场的竞争也是非常残酷,尤其是刚进入创业大潮的项目团队,资金、人才都比较缺乏。然而大型代工厂普遍对小批量需求的公司要价高。很多创业团队为了节省资金,一个产品选择多个不同的合作厂商,如方案设计、模具、APP开发等各合作一家,这样一来就需要团队自己来整合整个制造链和供应链,大大增加了项目风险,很多跳票项目,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的。产品还没做出来就已然创业失败。基于以上原因,智能硬件创业项目真正存活下来的几率非常低。
王总举了个例子:“就拿富士康来说,你没有非常大的出货量,他们就不会和你合作。”观察到这一现象,依托德赛集团雄厚的实力和资源,德赛实行对创业团队大力扶持的政策。
第一:较低的开发费用。
德赛对创业团队收取的开发费,相当低廉,基本与其开发成本持平,甚至出货到一定量时,可以返还给创业团队。
第二:对创业团队降低接单量门槛。
像德赛同等级的代工厂,接单多为几十万的量,而在德赛,几k的量就能和其敲定合作。就在蛋君采访时,王总正接待完从硬蛋Link上对接过来的上海的客户,一个很小型的创业团队。他们的出货量可能很小,德赛帮他们做方案和代工的获利空间非常小,但看好其模式,相信能够取得成功,所以大力支持。
因此,在前期对接这些创业团队时,德赛会全力与客户沟通,帮客户梳理需求,将德赛集团积累的技术实力和雄厚资源全力扶持这些创业项目,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项目最终落地。
第三:提供从ID设计到产品批量的全包式服务。
王总向蛋君介绍说:因为德赛中间已服务过大大小小的客户,在ODM方面已经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服务模式。所以只要与客户梳理完需求,并与其签订了合作协议。从图纸确认到批量,往往只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这将大大的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也给创业团队新增了更多的机会,助其赢得市场机遇。
“我们更看重的是和这些创业团队更长期的合作。一个好的团队,德赛祝其开发出完美的产品,将有机会创造奇迹”王总说道。
最后,王总还谈了他对智能硬件创业难有突破的看法。他说,现在很多智能硬件团队的创意都搬自国外,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做考量,导致同一类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有些产品也很难贴合国人的用户习惯和需求。我们应该多打磨自己的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升提升用户体验,从情感方面打动用户。再有创业团队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产品没做好时就急于上市,结果反而伤害了用户,伤害了品牌。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
1.【硬蛋之创业的N种死法专题活动】创业荆棘路故事征集>>>
5.供应链领域常见的“三无”管理层>>>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