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无人机技术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当时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是一个许多国家用于描述最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术语。从字面上讲,这个术语可以描述从风筝,无线电遥控飞机,到V-1飞弹从发展来的巡航导弹,但是在军方的术语中仅限于可重复使用的比空气重的飞行器。
无人机
无人飞机的价格越来越便宜,和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一些发烧友的消费电子“玩具”,同时也给飞行安全带来重要威胁。而据外媒报道,面对无人机数量的快速增长,美国政府将推出注册备案制度,进行某种程度的监管和规范。
在此之前,美国并不存在个人无人机技术的备案制度,只需购买之后即可随意使用。如果是科技企业进行商用无人机技术的研发和飞行,则必须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进行审批,审批程序相当严格,甚至遭到了亚马逊等公司的抨击。
据美国一家科技新闻媒体报道,美国运输部日前正式宣布,将对一部分“消费者无人飞机”进行注册备案制度。
运输部表示,将会建立一个备案制度,让无人机技术的买家和拥有者向美国政府部门提交无人机的必要信息,一旦发生事故,政府将根据信息追查到无人机技术使用者。
据报道,依托备案制度,美国运输部也希望利用这一机会向无人机技术的拥有者告知美国无人机飞行监管规则内容,从而减少无人机引发的事故。
美国运输部已经成立了一个小组,制定注册备案制度,相关的制度有望在11月20日明确。
不过,美国政府不会要求全部的消费者无人飞机进行注册备案,所谓的“低安全风险”将不要求备案,其中包括一些无人机玩具等等。但是哪些属于“低安全风险无人机”,运输部仍然需要给出明确定义和分类。
另外,这一注册备案制度将是可回溯的,换言之,制度出台之前已经购买的无人飞机,也要进行补充备案。在这一制度的编写过程中,将有来自各行业的人士参与,比如联邦航空管理局、无人机产业、航空公司行业等等。
另外,这一备案制度将不会和联邦航空管理局正在制定当中的无人机技术飞行监管规定相冲突。
此前,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了无人机技术飞行监管规则的草案,并对行业征求意见。这份草案要求无人机的操作员必须考试获得执照,另外无人机技术的飞行高度低于120米,另外必须在白天视线范围之内飞行。行业企业对这份草案提出了意见,尤其认为必须在视线范围内飞行的规定将会极大限制无人机功能的发挥。
据报道,此前美国已经发生了相当多的无人飞机干扰航空公司班机飞行和起降的事件,给民航飞行造成了巨大威胁。另外,一名白宫工作人员操控的无人机掉落到了白宫草坪中,引发了虚惊。
蛋君说:在不断经历着迅速变化的城市中,除了提供物流解决方案,无人机技术还可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多方面的基础地理信息以及执法取证,诸如城市道路桥梁建设、交通巡逻、治安监控、城市执法等等。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当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往往需要更为详细的城市土地利用信息。
更多相关内容:
1.“游戏规则改变者”的智能机器>>>
2.长得像八角怪的智能机器人>>>
3.让Roomba清洁智能机器人拥有>>>
4.能与儿童聊天对话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5.拥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将迈进“人类”>>>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