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日微信硬件创新大赛北京宣讲会的演讲中,海尔广科产品总监董先生讲到我们来搭建了四个平台,四个生态圈,包括针对空气污染,针对水质,针对食品安全,针对人体健康,搭建四个生态圈,这四个生态圈在我们自己的海尔云上也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微信这样的一个接口,来更快的将这种能力,将这种服务推到用户的面前。
【以下是,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产品总监,董强先生演讲稿的全文。】
大家好,我是海尔广科的董强,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一下智能硬件如何更有价值的话题,我是第一次在这分享,也是最后一次,所以希望给大家分享一些,能抒发一些自己的想法吧。其实今天来到这个平台上,我是蛮激动的,激动的原因是因为刚才有海信的同事已经站在这个平台上,而我们过去很多年一直在努力的一件事情,就是希望海尔、美的、康佳,这些家电厂商能站到一起,将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这件事情传播出去,现在他们都站在了WIFI的平台上,可以看一下我自己在过去,在物联网的工作中一种体验,其实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做智能家居,做物联网,很多时候是通过短信,通过电话语音,打个电话,按一二三四五可以完成空调的控制了,体验是非常差的,后来我们尝试着运用网页,运用PC控制家电,但这种体验仍然是不能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直到09年左右,我们开始了使用移动的APP尝试着完成家电的控制,这时候体验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会有很多的用户愿意去尝试和使用这些智能硬件。但是仍然是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在每一个APP里面只是说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自己的产品,并没有将整个行业各种产品整合起来,而对用户来说,很难选择一个品牌的产品去构建自己家里面的环境。所以使用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仍然存在着困扰,直到我们和微信搭上边,在微信上提供一些服务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海尔、美的曾经不曾站在一起的企业,都站在一个平台上,所以我们感觉到非常非常的兴奋。至于通过社交网络时代之后,我们相信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的发展,随着设备本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以服务的方式出现在微信上,就像目前来讲,微信做的手环这一类设备,他们其实已经做的非常非常好了,手环的设备我们很少看到,现在微信上根本看不到,但是每天能看到你走了多远,你的朋友走了多远,你们可以去分享,我相信未来智能家电也会是这样一条路走下去。
合作的前提其实是开放,对于开放这件事情来讲,其实微信做了四点,第一是技术,第二是方案,第三是服务,第四是心态,对于大多数来讲,微信重度合作伙伴来讲可能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可以介入到微信里面,可以取到微信用户属性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怎么可能,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微信到了现在,不仅仅是之前的,还有现在各种各样的硬件结果,来让设备接入到微信里面去,去构建更多的服务。至于开放来讲,其实在2013年第一次去微信沟通的时候,微信的人是这么跟我讲的,他说你们赶快过来吧,但是请拿出自己的方案,我们一起讨论自己的方案,当时我就在想,微信这样一个企业,腾讯这样一个企业,他为什么愿意去跟着我们的方案去走呢?我们走了两年之后,看到微信整合了很多很多的方案,行业的方案,去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和服务,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开放的平台。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微信仍然是一个在市面上最开放的互联平台,而且是最简单的平台,关于服务,就不讲了。
开放的结果及时就是连接,2013年第一次接触微信的时候,我们当初定下了两个原则,第一个对于我们海尔这个企业来讲,用户在哪儿,我们的服务就需要去哪儿,所以我们选择了微信,而在和微信合作中,微信也提出了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的原则,通过这样的结构快速将我们原有的设备全部接入到了微信的平台里面,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接入了11款家电,还有30多款家电正在测试中,通过这些设备,我们来搭建了四个平台,四个生态圈,包括针对空气污染,针对水质,针对食品安全,针对人体健康,搭建四个生态圈,这四个生态圈在我们自己的海尔云上也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微信这样的一个接口,来更快的将这种能力,将这种服务推到用户的面前。去年我们出模块100万,现在空调已经在线7万,其实这个数量是很惊人的,每天有300个空调去接入到我们的平台里面。对于一个家电这样低频度的产品来讲,其实300是非常非常大的数字,这样我也希望正在创业智能硬件小伙伴们讲一下,其实可以按这个目标去努力。
连接最终我们是需要干什么?连接我们是希望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以海尔生态圈作为例子,海尔给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首先我们要帮助用户,告知用户,他家里面的空气指标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污染,如果受到污染了,有没有解决的方案,我们怎么样让他生活在更好的健康环境里面,当有了这种解决方案,去尝试着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希望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然后用户可以去传播我们的品牌,来增强我们的品牌和销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销量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来看看,在这样一个框架底下,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底下,我们怎样做我们的产品,其实做了五个步骤,第一个就是将微信作为摇控器,但是事实上,微信作为一个摇控器,或者一个手机作为摇控器,这种体验可能是直接的,但是用户只在自己的演示环境,会这么使,在卖场里我想用一下,走到一个空调里边,用手机能控制,这就叫智能,但是事实上在真正的环境里边,用户很少这样去使用,可能要知道自己家庭情况是怎么样的,需要怎样的产品来改善自己家庭的环境,所以我们有一个商业空气的,让用户选择一个方案来解决,具体的方案会在下面讲。最后我们还是希望最终所有的智能家电是寂寞式的,它不会去发出大量没用的消息,或者说营销的消息,或者说销售的消息,我们仍然是希望用户设备推出的每一个消息,都是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在恰当的时间去推出,以恰当的方式来提供。
我们举几个场景,我在后面讲服务的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如果一个用户处在一个高湿高温的环境,应该去提示,这是微信的界面,但是我们在这有个红线,提示了用户什么样的信息,如果当用户生活在北京冬天的时候,家里面是高湿,高热的,你们家里面是不是暖气管破裂了,是不是漏水了,因为这种情况在北京很少出现的,如果四五月份,南方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提示他,带再生梅雨季节需要打开净化器,还要一款除湿机给他。在场景个性化里边,第二个就是用户什么时候会关心室内的空气质量,这个话题是这样的,当一个用户是不知道空气质量到底是好还是坏,通常他都会看一下外面的大楼,如果看清楚,就不会觉得空气质量会怎么样,但是如果消失了,他可能会觉得空气质量很差,这时候我们要告诉用户什么,需要告诉用户,室外的空气指标和室内空气指标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区别,我们的设备有没有帮助他优化到自己的生产环境。再讲一下第三个,用户为什么会不断去调空调,当一个人去到一个房子里面的时候,比如说很热,会不断去调空调,为什么?很多时候是他在想,我家里面的空调已经三年了、四年了,他是不是制冷器坏了,还能不能工作,所以不断的24度、25度,但实际上对一个空调来讲,制冷是一样的。甚至有些用户觉得,我家里有小孩,不想温度下降的太快,希望一度,这样小孩不容易感冒,而现在的空调其实都是不可以做到这些的,而在我们服务里面,海尔空调公众账号里面,我们可以做到这些特殊的服务。
第二个大的话题就是设备能力化,对于设备能力化,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快速把这个事情讲清楚。我们会说空调要提高一度温度或者提高两度,但是实际上需要是自己感受到的室温的变化,室温的变化不一定通过空调,加湿器也可以,除湿器也可以,这种能力,外来用户很容易看到,或者缺乏了哪种计划的能力,第二希望这种能力被开放出来,能在更广其他的厂商,比如说手环,比如说医疗设备来使用。
最后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是社交游戏化,这一块丹青已经讲了很多了,我认为微信手环这一块尝试也是很成功的,我们也不再多去阐述他了,但是这是现在创造智能硬件一种交互方向和思路。
关于未来因为我们还缺乏很多东西,我们会和微信一起,让用户变得更加容易进入到系统里面去,用微信的账号来完成所有的服务,这个服务肯定是需要基于我们现在微信的这套方案来去做,现在也是我们海尔正在实施的一套方案。其实刚才讲的全都是偏向于软件,我相信微信会成为一个智能硬件平台里面通用的软件平台,在软件层面和服务层面完成互联互通所有的工作,但是从硬件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希望每一个智能硬件有三个属性,第一有自己的身份,第二一定有个性,第三是安静的,最后非常重要的是,需要有自己学习能力,需要有沟通的能力,只有有了沟通的能力,设备和设备之间的沟通,人和设备之间的互动才会实现。
最后我就讲一个意思,手环的合作,有很多很多的,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它和北京的公交系统去合作,比如你走多少步,会给你一些优惠,这也是合作带来的价值。最后感谢各位,谢谢!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