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GMIC实录】阿里移动...

【GMIC实录】阿里移动俞永福表示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

蛋君蛋君
2015-04-28 17:31:12

 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今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互联网+”这一热词成为时下最受各行各业关注的话题。在今日下午的领袖峰会上,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发表主题演讲“互联网+:重构供需”。


阿里移动俞永福表示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

  俞永福认为,互联网+四个关键词是:

  第一,重构供需带来巨大的经济能量。

  第二,带来整个中国第二次创业的大潮,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讲,你有第二春的机会了。

  第三,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要创造更多的变量。

  第四,互联网和非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我们其实对于非互联网有敬畏之心。

  俞永福还认为,十年后都不是互联网的,因为互联网将不存在。互联网成了神器,所有的事情都跟互联网有了关系。互联网没变化,变化的是非互联网的部分。

  “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如果是+互联网其实它是一个物理的反应,但是“互联网+”显然是一个化学反应。“互联网+”本身绝不是把原来的市场如何再切割,它会带来巨大的增量和变量。互联网核心是在解决效率问题。面向未来,从经济的角度,打破旧的规则,因为互联网重构供需。创业的话,应该把常使用的东西改成租的模式,把闲散资源利用起来。创造了新的消费者场景。

  基于对互联网+的理解,高德最近在解决两件有关民生的问题,一是对交通路况的预测与预报;二是做环境大数据。

  此外,俞永福还表示阿里之所以有整个今天,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的关键词其实是生态,在一年前UC整体融入了阿里巴巴,其实UC和高德在过去的12个月,我们创造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新的记录。到今天为止,没有超过千人的互联网公司整合成功,但是高德和UC的整合实现了这样的一个新的记录,我们的业务在过去的一年多取得了更高速的成长,我们的品牌得到了更大的被用户所认可。

以下为俞永福演讲全文:

俞永福:大家好,我是永福,应该讲是GMIC到现在全时队员,“互联网+”这个词是一个热词,在我的思考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传统的互联网已经结束,在美国形成了几座大山,中国形成了几大板块之后,它的创新会继续层出不穷,但是从创业的角度,已经是大机会变小、小机会变大,如果你能做出很大的业务来,恭喜你你是漏网之鱼。对大部分人来讲,这个时代的创业已经结束。

同时,我们看到一个好消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个大门是什么?就是什么都是互联网的,也就是十年之后大家想想,GMIC我们讨论的中心一定不再是互联网,因为那时候没有了互联网。现在这个创业的时候,你看所有的行业如果不加一个互联网这个词都不时髦,从我们雷总做互联网手机开始,连我们肉加馍都要互联网了。我最近听说最夸张的一个兄弟做的事情是什么?互联网捏脚,我还没体验,我想了半天,难道手法变了在我脚上缠点网线?肯定不是这样。但是互联网成了一个神器,任何行业都可以和互联网加在一起,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要冷静地看一看另外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在变?什么没变?其实人人都说互联网的时候,大家看一看,其实互联网里边的变化并不多。变化的是什么?其实是非互联网部分,变化的是非互联网部分那些人和事,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冷静地看一看这个“互联网+”。

这个总结“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这是一个央视的总结,如果是+互联网其实它是一个物理的反应,但是“互联网+”显然是一个化学反应。就等于氢气+氧气绝不等于两种气的混合,它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种水,我想“互联网+”本身绝不是把原来的市场如何再切割,它会带来巨大的增量和变量。

我们看一下,如果把过去十年的互联网做一个快速的总结,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去十年的互联网其实质上是在重构效率,去解决信息的透明度、解决效率的问题。举个例子,有了互联网之后,其实我们的服务时长不再受人的限制,因为服务器可以24小时运转,不再是8个小时的服务,还是12个小时的服务。

第二个效率的提高是什么?是你服务的宽度,不再考虑你是覆盖北京、覆盖朝阳区、覆盖河北省、覆盖华北还是覆盖中国,是一点接入服务于全球,效率角度得到了大概的提高,整个都在去渠道化,最终的目标是厂供,最终的实际提供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一个连接。所以说这是整个传统互联网到今天,从经济的角度,我觉得核心是在解决效率问题。但是如果面向未来,我觉得打开这扇门,从经济的角度,它产生的经济价值将远远地高于过去十几年传统的互联网。为什么?它重构了经济最核心的一点,供需。

文章摘自yesky/techweb/新浪科技

图片摘自新浪科技

责编:micky


0:0

评论 (0)

| 注册 参与评论

返回

顶部

硬蛋网
扫一扫 关注硬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