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2014年的一部招商引资宣传片中,日本首相安倍用英语表达了对外国企业赴日投资的欢迎。不过在近日的夏普收购案中,富士康的境遇可让人看不出安倍这番话的诚意所在。富士康尽力了,但夏普的未来仍被日本掌握。
富士康收购夏普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消息人士称,在夏普收购案中,富士康已经将报价提到了空前的6250亿日元(约合53亿美元),几乎超过对手日本创新网络公司(一家投资基金)一倍。
不过创新网络公司手中却握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其政府背景,而日本政府不想卖掉夏普,所以在这场谈判中该公司占尽了先机。
当然,富士康也不是没有胜算,毕竟它的出价相当有诱惑力。不过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次的夏普收购案都会再次成为反面教材:外国公司想收购日本大公司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官民合作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西方人甚至发明了“日本有限公司”这个词来描述日本企业团结一心开疆拓土的竞争策略。
不过,来自美国的压力和25年前经济泡沫破裂的打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这一传统。随着近些年来iPhone在日本的热销,许多人甚至认为日本已经不再固执了,但如果外国企业胆敢觊觎日本的工业企业,他们依然会从骨子里生出那种草木皆兵的危机感。
夏普股价一路走低
2012年,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陷入困境,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 & Co想对其进行收购,但由于日本政府的阻拦,这笔交易最终泡汤,事后创新网络公司买走了瑞萨电子的大部分股票。最近,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再次显示出对瑞萨电子的兴趣,但这笔交易再次被日本政府拒绝。
因财务丑闻深陷泥潭的东芝也是政府干预的“受害者”之一。该公司此前计划将自家医疗器械业务卖给美国的一家私募股权公司,但由于政府从中作梗,这笔交易最终告吹。
过度保护会适得其反?
眼下,创新网络公司继承了“日本有限公司”的衣钵,该公司的目标为“通过开放创新推动新一代企业的发展”。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迄今已投资了许多创业公司和高科技企业,是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御用马前卒。
公司治理专家尼古拉斯•贝尼斯(Nicholas Benes)认为,日本政府正在贻误战机。“如果创新网络公司的目标是帮助日本企业进行创新并成为全球化的排头兵,那么它就不应该阻止国外投资者对日企的收购。”
2011年,创新网络公司主导了日本三家电子巨头显示器业务的合并,成立了我们熟知的日本显示器公司(JDI),合并后创新网络公司拿走了JDI 36%的股份,如果夏普这次进了它的口袋,估计也会顺理成章的并入JDI。此外,创新网络公司还将触手伸向了东芝,它们准备在东芝的重组中扮演重要角色。
面对外界质疑,该公司官员表示他们可不仅仅是为各家没落的老牌巨头输血,其目标是帮助这些企业重新找回逝去的创新力。而且日本政府对失业率和高精尖技术的干预也合情合理。
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林干雄(Motoo Hayashi)本周表示:“日本在科技方面一直都是世界领跑者,政府将下大力气将这一领先优势扩大。”
不过他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干涉私营领域的事物。一名政府官员表示对夏普进行投资可以保证日本在下一代液晶面板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瑞穗证券分析师中根康夫表示,若富士康完成对夏普的收购,日本的高精尖技术很有可能外泄,其在显示器业务方面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
此前,为了打消日本政府的疑虑,富士康表示未来会保留夏普的高管和日本工厂。此外,夏普在收购提案中表示将会承担夏普现有的债务,其中包括50亿美元的短期借款。
苹果成了关键第三人
除了富士康和创新网络公司,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收购案中,苹果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液晶屏幕产能的提升,中日韩各家厂商对订单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而苹果作为液晶屏采购大户,正在借助残酷的竞争坐收渔利。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夏普和JDI只有抱团取暖才能更好的应对中韩两国厂商的竞争,并获得和苹果讨价还价的余地。
蛋君说:如果富士康能吞掉夏普,就可以完成对整个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未来借助和苹果的合作关系,就可以通过一揽子计划将夏普的屏幕直接绑定在苹果的产品线上。不过这种模式此前还没有过成例,能否顺利推进还是个未知数。对富士康来说,资金从来都不是问题,但光有钱没用,最后真正能决定夏普命运的还是日本政府的态度。现在看来,他们貌似并未被富士康的银弹策略打动。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