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创业 | 巨头不可怕,硬...

创业 | 巨头不可怕,硬件创业小团队也有取胜机会

蛋君蛋君
2014-09-19 09:56:53
圆桌论坛正在进行中...


硬件创业的小团队,该如何对抗巨头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回避和逾越的问题,在你做的默默无闻的时候,无人问津,一旦开始有起色,甚至如火如荼的时候,巨头轰然而至,一夜之间满城尽带黄金甲,让你欲哭无泪。


其实巨头也有软肋,你抓了他的七寸,快速把自己做强,在这个细分领域,你就是王者。因为巨头再强,是整体优势,而他用来对付某个细分领域的其实只是一个小股部队。比如三网融合接入端产品,有些二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在做,但是“同维”突然杀进来了,要知道同维一年也是快 100 亿的销售额了,而且是长期给华为中兴做产品的,包括设计和制造,是整套产品线的。是不是这些小团队马上缴枪了呢?结果是两年之后,同维退出。为什么?100 亿的销售额和资源是来自于最赚钱的事业部,三网融合这块,同维虽然马上抢到了不小的份额,但是其在公司整体布局中微乎其微,而投入的研发力量又不少,也就是在内部评比中,性价比并不高,结果导致获得的资源变少。而小团队小公司是毕其功于一役,集中全部力量来跟某一个事业部打仗,决策灵活,变化快,反而最后胜出。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案例有很多,如何充分发挥局部优势,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定选取自己有特定优势的细分方向,至少在这个领域,巨头不容易轻易复制,至少要付出大的代价的。至少让他们在决定投入跟你一较高下前,要经过反复讨论,甚至最后知难而退的。


——————————————————


在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前期阶段,巨头并不可怕。因为大公司反应的速度很慢,在硬件产品的开发上更是如此,而且因为涉及到复杂的供应链管理,大公司必须要遵循严格的流程,才能把产品做出来,由此导致效率很低,在新产品的节奏上,肯定会比创业公司慢两拍。


但当产品推出市场被初步验证后,大公司的跟进,会对小团队产生很大的压力。其实这个和巨头也没大关系,大公司不跟进,其他公司也会跟进,因此这实际上是个产品定位和竞争策略的问题。如果是热门产品,必然会有众多的玩家加入竞争,那么考验小团队的,是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公司的经营能力。如果是小众市场的新产品,创业公司需要定义好产品的边界,在细分的领域里把产品做精,做好小而美的产品之后,再考虑扩大市场范围,节奏的把握十分重要。


硬件产品因为用户体验的直接性,最终不管是什么形态,核心的竞争力将是产品的品质和性价比,也就是产品本身。对于小团队,最核心的仍然是把产品做好,这样才能面对各种不同的竞争。聚焦在产品本身,是唯一的选择。


—————————————————


举个真实的例子吧,有不少人知道小米和 ORVIBO 欧瑞博的故事,小米曾经找了 ORVIBO 谈了 3 个多月,一共谈了 5、6 轮,小米所谓的合作,核心思想就是三点:

1、小米的流量不会白给合作方,想上小米平台必须让小米投资,而且小米必须占大股;

2、上小米平台的产品必须打小米的 Logo,而且是只能打小米的 Logo;

3、小米的合作方每年必须推出 1-2 个爆款产品,所谓爆款就是销量要在百万以上,在爆款产品上合作双方都不能赚钱。

小米做智能家居的核心要点是轻量化 + 低价,所谓轻量化指的是类似手机的打法,足够大众型和消费型,完全走线上的路数,至于智能家居所要涉及到的接线、大螺丝等线下工作小米则完全不想做。在我看来,对于智能家居而言,很多场景都是要进行安装和实施的,以灯光智能化为例,将普通的灯光开关更换为智能开关是最可靠、最廉价的方式,而小米则完全看不上这些需要“体力活”的智能家居产品,希望自己的智能逻辑很轻。不想进行开关改造的灯泡只能算是玩一下,我不认为小米所谓轻量化的智能家居是真正的智能家居,这样的智能家居产品也很难真正深入到家庭中。


小米做智能家居的另外一个思路是低价,当初谈合作的时候,小米曾表示,如果合作,欧瑞博产品的成本要再砍掉三分之一。我认为在智能家居的普及方面,价格并非最大的阻碍,最大的阻碍则是应用场景的缺失、真正好玩又实用产品的缺失。智能家居真正智能化并不亚于做一次装修,粘粘贴贴只是表面功夫,用户还是需要可靠的产品,而不是一味的低价。


智能家居是一个长尾多态的市场,我们不用太担心巨头的压力,认真理解用户的需求,开发真正实用的智能产品。

硬蛋在知乎发起的圆桌论坛“智能硬件时代”正火热进行中,将持续到周六(9月20日),期待你加入探讨智能硬件道路上的那些事。硬蛋会将讨论中的干货跟大家分享。We Want You !


『 热门问题』

 硬件创业如何选择供应商和代工厂?


为什么 Kickstarter 上很多人气高的硬件产品,后来都死掉了?


 硬件产品可以藉由微信提供哪些功能,能有哪些合作?



3:0

评论 (0)

| 注册 参与评论

返回

顶部

硬蛋网
扫一扫 关注硬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