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大大对博物馆安防作出重要的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这段话简而言之,就是要保护文物。说到文物保护,与安防行业息息相关的就是博物馆安防。
近年来,世界各地博物馆盗窃案例屡有发生,其中不乏一些规模较大的博物馆“中招”,给博物馆安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于博物馆安防系统所需要的安全性高、容错率低等特性,一般大型博物馆的安保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如防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系统、辅助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管理中心控制系统、供电系统、防雷电系统、传输系统、记录系统等。
博物馆安防中应用的技术
1、门禁报警技术的应用
随着门禁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视频管理平台还是从门禁管理平台或报警管理平台发展而来的安防集成管理平台,都在不断扩充和完善自己的管理功能,利用已有的门禁卡和读卡器,就能方便实现在线巡更功能。
2、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通过DSP嵌入式平台方案的方式植入多个智能视频分析核心算法,从而形成各种具备特殊智能化功能的网络视频监控设备,不仅实现了智能人数统计、行为分析、运动目标检测等多种功能,同时飞瑞斯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能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智能视频分析功能,能较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和行为分析技术的成熟应用,智能分析技术将广泛地应用到博物馆安防系统中。系统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行为检测。例如物体滞留检测、物体入侵检测、人脸识别、划线检测、方向检测等。这些检测技术将逐渐帮助人们从单纯的监视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自主发现,主动判断,主动采取预案。
3、物联网安防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是智能化、信息化应用的新模式,智能视频监控是监控领域必然的发展方向,在技术层面、市场需求层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借助于新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条码技术,当库管人员带着感应器接触到安装了RFID晶片的藏品时,其晶片就会发出信号,自动报出藏品信息,并进入显示终端。这样就可以对馆藏品进行监督。在运输中的藏品可以利用卫星定位(GPS)技术建立藏品离位报警跟踪系统,随时跟踪离位藏品。
4、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
视频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抓拍来馆参观的人脸、人脸入库、查重比对、对可疑人员进行预警,再配以人防,就能积极有效地及时发现和处置博物馆的安全隐患。
游客通过安检门时,触发了摄像机取像系统,于是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精确地获取了通过安检门时正面、左面和右面3张图像以及一张半身照。通过复杂的运算,系统信息管理平台最终存储一张最清晰的正面照片存档入库。如果游客再一次进入安检门,摄像机再次获取图像后,图像查重比对系统随即自动检测出该对象在30天内两次入馆,并将入馆信息放进二次库。
一旦有信息进入二次库,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监控机便会发出声音和光线预警,并自动调出此人之前进入安检门的信息。点击照片,还可以自动播放其每次进入安检门的视频录像。
5、环境监测保证文物保管环境安全得当
在敦煌莫高窟60多个洞窟已经安装了200多个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监测设备,崖体内部温湿度、崖体裂隙、壁画病害等传感器。山顶和窟区布置气象站和风沙监测站,窟区安装空气监测站等。在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专用的数据库,并将分析结果实时传给洞窟开放管理系统和莫高窟监测中心,一旦数值超过承载限度,系统将发出预警,并通过短信平台传给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博物馆安防向智慧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以上常见的安防技术之外,越来越多的安防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安防中。比如,防止文物被“掉包”的显微图像辨识技术。
而且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讯技术兴起与发展,一种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传播为核心的智慧博物馆呼之欲出。智慧博物馆不仅实现了博物馆文物信息的智慧化,让参观者更加方便直观的了解文物,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有做到了智慧管理。
智慧保护在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博物馆藏品的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监控分析,在文物损坏前掌握其各项特征,实现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估-预警-调控”预防性保护流程。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