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市区停车诱导系统的报道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智慧停车系统投入使用后,可将市区42个停车场的1200个地面停车位与5000个地下停车位纳入服务平台,车主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实时了解不同停车场的车位使用情况。
如何缓解停车难?近日一则有关市区停车诱导系统的报道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智慧停车系统投入使用后,可将市区42个停车场的1200个地面停车位与5000个地下停车位纳入服务平台,车主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实时了解不同停车场的车位使用情况以及可供车位信息。目前,市区停车诱导系统二期工程已经启动,计划7月底竣工。
“买得起车,却停不起车”,“有的地方是你有钱,也没有车位停”,当中国坐在飞驰的车轮上驶入汽车时代,每个城市的有车族或多或少都碰到过上述窘况。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如果按照每辆车匹配1.4个泊位的国际标准计算,那么目前国内停车位总需求量约为2.4亿个。然而,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传统停车位仅有6935万个。
城市车位建设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这只是“停车难”的诱因之一,更让人糟心的是城市车位资源的利用率极低。目前,国内停车场的平均车位利用率仅为30%,越是大型的停车场,车位利用率就越低。这是因为传统停车场普遍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而且不同的停车场彼此割裂、互为孤岛,不仅相互之间无法交换信息,也无法及时将信息传递给车主,导致“场外一位难求,场内空位遍地”。
一边是城市停车位严重不足,一边是现有的车位利用率低,造成巨大资源浪费。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看,缓解停车难至少要从两方面给力:一是增加车位供给,二是提高现有车位利用率。两相比较,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现有车位利用率显然更易于实现,成本也更低廉。这方面不妨参考新加坡的智慧停车经验,由于地狭人稠、空间资源有限,早在2008年当地就启动了智慧停车项目,车主通过手机app可以实时查询停车场位置及可供车位信息,不仅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源,也为万千车主解决了停车难题。
美国有研究显示,高峰时段的道路上,高达30%的车辆其实是在兜圈子寻找停车位。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智慧停车系统,不仅可以缓解停车难,还能有效减少道路拥堵。这正是我们对市区停车诱导系统的期待:在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建设的基础上,把真正的痛点信息推送给需要的人,让更多车主“车”归其位,而不是堵在路上。
评论 (0)